您好,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!

全部分类

您的位置:  首页 > 资源网资料(废弃) > 民族地区 > 概况  > 详细页面

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

来源: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:布拉格 2017年10月16日 阅读量:

地理位置与州情梗概

 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,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,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,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°46′~104°44′,北纬33°06′~36°10′之间。地势西北部高,东南部低。境内海拔1100至4900米,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。自治州总面积4.5万平方千米。

 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,是黄河、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,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“青藏高原的窗口”和“藏族现代化的跳板”,并被国家确定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,境内草原广阔,平均气温1.7℃,无霜期短,日照时间时长,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。

  全州分为三个自然类型区,南部为岷迭山区,气候温和,是全国“六大绿色宝库”之一;东部为丘陵山地,农牧兼营;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,是全国的“五大牧区”之一。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“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”,被美国最具权威的旅游杂志《视野》和《探险》评为“‘让生命感受自由’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”之一,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及《时尚旅游》评为“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”之一,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、世界华人联合会评为“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”,被评为“中国最美旅游胜地”,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“中国摄影创作基地”荣誉称号。

行政区划

  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,现辖夏河、碌曲、玛曲、迭部、舟曲、临潭、卓尼七县及合作市,共有99个乡镇(街道办)、664个行政村。

民族与人口

  甘南藏族自治州内有藏、汉、回、土、蒙古等24个民族,其中藏族约占总人口的54%。根据全州201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汇总结果,参考2010年全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,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年报数据和州公安局人口年报数据,省、州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县、市2016年主要人口数据进行了科学评估与推算。现公告如下:

  全州2016年末常住人口为71.02万人,比上年净增0.52万人。0-14岁人口为14.64万人,占20.62%;15-64岁人口为50.88万人,占71.64%;65岁及以上人口为5.50万人,占7.74%。全年出生1.07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15.11‰;死亡0.51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7.20‰;自然增长率为7.91‰。城镇人口22.73万人,城镇化率为32%,比上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 

水利资源

  甘南境内河流众多,水能资源得天独厚,黄河、白龙江、洮河、大夏河四条河流及其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州,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.37万千瓦,占全省水能总蕴藏量的21%,可利用量215.86万千瓦,目前仅开发利用占可开发量的8.04%.

矿产资源

  甘南地下矿藏贮量丰富,现已探明有金、铜、铁、锑、硅石、铅、锌等各种矿产地270处,探明矿种24种,其中14个矿种贮量居全省前五位,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一位。

土地资源

  甘南有草原面积4084万亩,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48万亩,80%的天然草场联片集中,53%的草场是草质优良的亚高山草甸草场,载畜能力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多,属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场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、耐放牧性最大的草场;主要畜种有闻名遐迩的河曲马、甘加羊、欧拉羊,还有独特猪种合作蕨麻猪;甘南有林地1382万亩,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面积的30%,森林蓄积量占全省总量的45%。

旅游资源

  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,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,自然风光秀丽,文物古迹众多,民族特色浓郁,风土人情独特;有尕海与则岔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、黄河首曲、大峪沟、沙滩森林公园等几十处优美的自然景区;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、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 121座藏传佛教寺院;有天险腊子口、俄界会议遗址和甘加八角城等二十多处历史遗址;有香浪节、晒佛节、采花节、花儿会、插箭节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,被誉为“小西藏”“甘肃的后花园”等。

参考资料: 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 

  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