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春天,“5·12”汶川8.0级地震10周年,我们走进四川省汶川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,从羌寨到茶园,走学校访农家,看新建家园,拜访福利院老人……所到之处,羌山叠翠,泯水欢腾,百姓安康,社会和谐,经济繁荣,各族干部群众昂扬奋进,在羌山泯水的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中国力量的美好画卷!
今天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城全貌(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)
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城新貌(李贫 摄影)
“2008年家乡地震让我的家庭从7口人变成5口人,现在又有7口人啦!我们要感谢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。事实证明,只有听党的话、跟党走,我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凝聚起这么大的力量重建美好家园。现在我们生活幸福、充实,国家富强繁荣,我要把自己切身感受的这股中国力量传递给每一位游客!”在北川县石椅羌寨,我们遇见了79岁的母广元老师,他正在主持仪式,用羌族传统礼节迎接进寨旅游的客人。他走路轻盈、声音洪亮,介绍起民族文化来出口成章、充满激情。
79岁的母广元为老伴儿戴头饰
39岁的羌族汉子孟宪辉在汶川县城经营锅盔肥肠粉生意,他感慨地说:“2008年,从都江堰到汶川有60公里,来自全国的救援力量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抢通了生命线。这几年我从克枯乡下庄村到县城做生意,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,老家的房子也盖得很大很漂亮。这些变化只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做到!厉害了,我的国!”
39岁的羌族汉子孟宪辉一家人在汶川县城经营着锅盔肥肠粉生意
地震后的2008年6月26日和十年后的2018年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访汶川县映秀镇看望当地群众。博爱新村饭店老板杨云刚激动地说:“习近平总书记太慈祥啦!他巴心巴肝地希望我们过上好日子。我们要感恩国家、感恩社会,我们决定店里卖的豆花绝不涨价,还要免费赠饮感恩茶。”
汶川县映秀镇杨云刚一家人在自家开的博爱新村饭店门口
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羌山雀舌茶业有限公司核心茶园基地和茶场时,嫩绿的茶园铺陈在起伏的山峦间,采茶的、制茶的、装茶的人们装点着茶山,我们一下子被这幅和谐美景深深吸引。董事长高飞向我们介绍说:“为了回报全国人民的支援,我们更要自力更生,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。”他们以“公司+农户+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”和公司自建核心基地模式,建立茶叶基地12000亩,带动农户7000余户。羌山雀舌茶业有限公司现有绿茶(茉莉花茶)、红茶、黑茶及白茶四大类65种茶叶产品,主要销往四川省内及广州、沈阳、石家庄等地,现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。
“自强不息,以优质的产品回馈社会的关爱是我们把一切工作做好的原动力!”在10年前地震中被埋68小时后获救的高飞深情地说。
嫩绿的茶园铺陈在起伏的山峦间(李超 摄影)
北川羌族自治县羌山雀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飞(右)向记者介绍核心基地相关情况
在采访期间,经历过“5·12”汶川8.0级地震的当地各行各业的群众都在跟我们说:“地震后,党和国家、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为我们重建家园提供了人力、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帮助,让我们的生活迅速恢复正常,我们感到非常幸福!我们更要加倍努力,不负这美好的新时代!”
辽宁省援建的北川县辽宁大道
北川县通口镇猕猴挑喜获丰收(北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)
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地玩耍(北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)
在永昌敬老院生活的老人们说:“在这里生活很快乐!”
“5·12”汶川8.0级地震十年后,我们在汶川和北川看到的是宽敞的道路、舒适的住房、翠绿的茶园、幸福忙碌工作的各族儿女……
昔日的灾区早已发生沧桑巨变,史诗般的重建让我们感受到了豪迈磅礴的中国力量,而这种力量,也正充盈在向远方不断延伸的发展之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