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侯祠位于耒阳市(县级)城东10公里处的龙亭侯蔡伦墓前。初建于东汉,因年久失修塌毁,明万历三十一年(1603)重建。祠坐北向南,南北长144米,东西宽76米,呈长方形。
蔡侯祠
蔡侯祠原为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(公元63-121年)故宅,后人就其宅基建祠,纪念蔡伦。《水经注》载:“(耒水)西北经蔡洲,洲西即蔡伦故宅,旁有蔡子池”。蔡侯祠始建年代不详,元至元四年(1338年)耒阳知洲陈宗义重修。后几经兴废,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,古朴典雅。
汉和帝元兴元年,蔡伦造出了“蔡侯纸”,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。为缅怀蔡伦的千古功德,耒阳人民已在其故宅建“蔡侯祠”,2001年又以祠为基础扩建成蔡伦纪念园。纪念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,整体上体现了“弘扬蔡伦文化、缅怀蔡伦功德”的主题思想,极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园林特色,是“寻访蔡伦故里,领略纸史文化”的绝好佳所,是弘扬科学、传承文明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蔡伦纪念馆
蔡侯祠占地面积408平方米,坐南朝北,砖木结构。分三进两院,前厅三间单坡小青瓦顶,两侧有走廊,中轴为甬道有屋盖与中厅相连;中、后厅三间悬山顶,亦有走道、甬道相连。大门石额“蔡侯祠”,石联:“芳池月映,故宅风存”。
祠堂殿宇皆砖木结构,以天井为中心,堂房两厢呈平面,构架为穿逗式与抬梁结合的混合型。檐头用青龙白虎瓦当遮椽,方砖铺地,斗拱出两挑,双下昂并由昂外浅及厢拱,内额大而直接由挑承压,补间铺作。房顶单檐、歇山造,拱穿头全雕龙浮。祠内有汉桂一株,高9米,直径0.8米,挺拔苍翠,中秋开花;并有古柏10株和几株药树,枝繁叶茂,四季常青。
蔡侯祠·衣冠冢
衣冠冢:祠后有一单室砖墓,为衣冠冢。墓前牌坊额题“蔡伦之墓”,为郭沫若手书。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蔡伦纪念园汉和帝元兴元年(105年)。美国麦克·哈特在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》中说:“今天,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,我们很难想象,如果没有纸,世界将会怎样。”
祠内雕像
纪念园:纪念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,园内主要由主大门、蔡子池、怀圣台、碑廊、手工造纸作坊、思侯亭、蔡侯祠、蔡伦墓等景点组成,整体上体现了“弘扬蔡伦文化、缅怀蔡伦功德”的主题思想,极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园林特色,是“寻访蔡伦故里,领略纸史文化”的绝好佳所,是弘扬科学、传承文明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。郭沫若、周谷城、胡绳、周光召等先后为蔡伦墓、蔡伦纪念馆、蔡伦纪念园题字。
蔡侯祠陈列馆
2006年12月,蔡伦纪念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(点)。坊内展示了沤料、捣料、抄纸、榨纸、分纸、烘(或晾、晒)干纸的古老造纸工序。并藏有传为蔡伦传授造纸术时的捣料用石臼即蔡伦舂纸臼。来者可亲自操作,体验这一古老造纸工艺技术,造出的草纸可留作纪念。